新闻中心news
1就以LⅤMH的腕表珠宝这个奢侈品为例亚洲除日本以外地区的人口有44亿多相当于日本的35
1就以LⅤMH的腕表珠宝这个奢侈品为例亚洲除日本以外地区的人口有44亿多相当于日本的35回复@远离夕阳价值陷阱: 1.就以LⅤMH的腕表珠宝这个奢侈品为例,亚洲除日本以外地区的人口有44亿多,相当于日本的35倍,但总消费金额不到日本的3倍。这是因为日本的基尼系数比亚洲国家高太多吗?实际上正好相反,日本是亚洲基尼系数最低的国家之一。。。
2.另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是,上次我在雪球上讲过朝日啤酒,2002年净利润147亿日元,2022年净利润1517亿。有一个朋友就提出疑问说,你这是中档消费品,受衰退冲击小,经济差奢侈品公司受冲击那就太大了。今天才举了奢侈品的例子。。。
看生意不能凭“自上而下”的想像。没有哪个卓越的生意是盯着基尼系数,宏观数据这些东西做出来的。
爱马仕,LⅤ的价格都挺高,但用户向往它们,并不是因为它们的价格高。朝日啤酒,可口可乐的价格都挺低,但用户向往它们,也不是因为它们的价格低。而是因为,这些品牌都通过长期的努力,无数细节上的创造,为用户带来了独特的体验,所以才有独特的价值。
盯着宏观经济做生意,就跟盯着竞争对手做生意一样,做的都是没有为用户创造独特价值的事,这样的“普通”,才很难赚钱,很容易破产。既然做生意不该这样做,看生意也就不该这样看。
往深处看,投资那些卓越的生意,这样做有好处~如果遇到失落时代,也能赚钱。如果遇到繁荣时代,能赚得更多。
查看图片//@远离夕阳价值陷阱:回复@宁静的冬日M:奢侈品和普通消费品是不同的,奢侈品不看经济周期,看的是基尼指数,贫富悬殊越大,奢侈品生意越好。普通消费品还是跟随经济周期波动的,必需消费品波动小点,非必需消费品波动大,经济周期差普通消费品公司倒闭很正常。
我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但以前在雪球上聊过,即便在日本失落的时代里,做得好的生意也为股东赚了大钱,例如朝日啤酒,日烟。。。如果依然不放心,那我们今天就反过来想想,漫长的宏观困境能不能让...
你这个计算属于耍流氓了!在进行全亚洲和日本比较的时候,应该计算全亚洲的基尼系数,同时计算日本在顶端收入阶层人群中的占比。日本的奢侈品消费好,不是因为日本基尼系数低,而是因为整个亚洲人口的基尼系数高。而日本正好是在整个亚洲的高净值人口中占比最高罢了。简言之,日本相对其他亚洲各国奢侈品消费较好,主变量因子可能是人均收入高,高净值人群基数大导致的。所以呢,要算清基尼系数对奢侈品的影响,首先应该控制其他变量,进行比较。日本应该和人均收入更为相近的北欧国家比较才有意义。否则属于捣浆糊。不控制变量,日本全亚洲和日本比较的时候应该
正如大道常言:“你最后会成为你本该成为的人。”宏观也好,微观也罢,一旦关注或讨论时,已是结果,不是原因,我们又如何能靠“已发生”的结果去“提前”应对呢?“你最后会成为你本该成为的人”给了我启发,令我醍醐灌顶,那就是——参透了结果(终点)的本质,才真正懂得如何开始。
嗯,比如说韩国人平均收入1.2万到1.9万人民币大概这么个水平,但是如果孩子去补习班的话,任何一个孩子想考上顶尖的大学,想进入像三星这种牛的公司都必须从小学三年级左右就进行补习,那么一般都是周末去补两天。这种补习班一个月大概要人民币,一个孩子五六千块钱。所以差不多是韩国人均收入的1/3~1/2.所以两个孩子的补习班费用就可以吃掉一个低收入家长的全部收入。当然了,就像前面我在另外一个回复里面说的三亿体育登录入口,其实美国难道区别很大吗?美国在特定的一些中产阶层的话,它也是有巨大的一个教育的负担,只不过他的负担是在大学层面,在大学层面他要去支付很高昂的学费,所以它是有结构性的区别,但是很多美国的毕业生毕业之后,工作很多很多年还在还助学。就好像比如说我们东亚人啊,中日韩,在服装甚至是所谓的一些轻奢品上面我们的开销占收入比比较大,嗯,那这个和美国人其实看起来不同其实也一样,美国人是平均买单件产品花的钱不像我们下手这么狠,因为一来美国的东西呢,就是美国人买的东西没那么高端,平均来讲,他们喜欢买一些不是特别贵的东西。但是实际上我们看他们的资产负债表,他们的家庭的资产负债表普遍都是高度负债,是因为他们买的非常的多。我们周日好像是喜欢下重手,买的东西很贵,恨不得几个月的工资买一个包包,一个月的工资买一件衣服基本都这么花的很,就是这种现象比较普遍,美国人一般不这么干,美国人是他一件衣服不是很贵,但他买10件。前些年我看到的数据是美国人每年买衣服鞋子90多件,就是将近100件这个就很夸张了。韩国人是另外一种方式,韩国人和我们很像,就是嗯,你比如说一般男人在衣服上花的钱似乎没那么多,但是韩国男人的西服平均只穿18个月,就是一年半在全世界,这个时间是最短的,因为稍微像样点的西服,其实价格不低的,只穿一年半是非常奢侈的事情。哪怕是欧美发达国家也不会这么干,至少都要多穿几年。因为大家也不是一件衣服要换着穿的,所以这也说明这个社会他卷的程度很厉害的,就是比较爱面子,但这个东西它是有同宅压力的,大家都这样已经形成一种文化,你不要这样做的话,你就不合群会被排斥的,这是一种文化就好像有些学校里面会出现那种嗯欺负学生的现象,那种不利的现象。它也是一种文化。我们是有些地区有些圈层的人是这样,幸好现在这种现象稍微有所降低,早些年的话非常普遍,早些年我们花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钱去买一点电器啊,80年代90年代的时候,甚至是花一两个月的钱买衣服,买点这些东西都很正常啊,所以我说中日韩其实相似性还蛮高的。
韩国这种所有的人都非要去考大学,这是非常浪费的,韩国之前靠着他的产业,有一些中高端的产业有超额的利润率,勉强能支撑这个成本比较高的社会运作,但是现在因为韩国很多产业,面对着中国的这个产业的崛起,或者叫做替代冲击,所以将来的话韩国这个相对比较僵化的系统未来是非常不乐观,因为韩国它就是成本高所有的或者说很例的学生都去玩命考大学,这是非常非常浪费的一个行为,这些成本最终要被韩国老百姓的全民去承受的当他承受得起的时候他能承受等他以后承受不起的时候韩国整个系统就要 崩
补充一下现在的出生率降低,你比如说从1000多万降到700多万的这个可能是有短期因素,虽然宏观上来讲,这个出生率确实是有降低的趋势,其他的这个日韩等等的经济体都是这样,所以大趋势确实是稳步慢慢降低,但是不可能一年就降巨大的一个降幅啊,前几年还1,000万 1,200万,现在马上就七八百万了,这不太正常,这个很大程度上跟口罩还是有关系的。天天排队玩棉签,谁愿意那时候去做产检。但是口罩之后会不会完全恢复到19年之前的情况,那也不一定,因为就像嗯日常的这些消费经济可能也没有完全恢复,但是大概率会有相当程度的恢复,甚至短期会有一个报复性恢复。所以观察这个嗯,生育这个话题其实还是要看长期,另外还有就是计算口径的问题。总和生育率的计算是指育龄妇女啊,就是所有的妇女她的这个年龄段比较均匀的时候,然后在两个样本,然后这个月龄妇女的年龄段比较均匀,分布均匀的时候它可比性比较高,而现在分布不太均匀,现在是年轻女性少,所以用现在的这个总和生育率去和过去的这个数字去做对比的话,它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失真。这方面有专门的文章详细讨论过,我想一想是谁的文章。好像是卢克文的文章吧,他这里面讲到了这个一个结构性的重要的问题,不同年龄结构的人群之间直接对比的话,会有很大的失真,所以虽然生育率是下降了,但是可能没有想到那么惨还有一点就是如果产业能升级的情况下,其实在人口老化的这个周期里面不是说经济就没有增长的可能性,虽然它会产生一些阻力。具体的细节忘了,建议重新看一下那个文章,我有空也重新去看一下。他跟坊间普通人对这件事的认知是不一样的,普通人觉得这件事情就是线万了,那就好惨好惨的事情是可能确实是呃,人口趋势不是特别好,但是没有那么差,有一些是因为冲击性因素造成的。所以不好把短期的冲击性因素造成的短期的数据当做一个呃长期的指标。还有就是这个综合收益率的统计口径的问题啊,这个是也是要充分的理解那个人口结构。
宁静:往深处看,投资那些卓越的生意,这样做有好处~如果遇到失落时代,也能赚钱。如果遇到繁荣时代,能赚得更多。